让城市更文明,让生活更美好。文明,既镌刻着一座城市的精气神,又诉说着一座城市的夙愿和共识。
文明路上,所有烟台人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超越,让文明长驻;文明路上,大家携手前行,人人参与,人人创建,人人分享,让文明闪亮。
决胜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需要全市上下全面参与“动起来”。一个幸福的微笑,一次温暖的搀扶,一句礼貌的问候,文明在举手投足间化成正能量。文明,已成为烟台这座魅力城市保持生机勃勃的“密码”;文明,已成为烟台全市范围内党政带动、全民参与的行动。
全面参与“动起来”,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创城为了群众、创城依靠群众”的精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文明城市创建既要靠党政带动,更要靠全民参与。要坚持“创城依靠人民、创城为了人民、创城惠及人民”的理念,把为民利民惠民要求贯穿到创城工作各个环节整个过程,打好创城迎评攻坚的“人民战争”。
“创城”和“人民”紧密相连。纵观烟台所有荣誉,“全国文明城市”无疑是我市诸多城市名片中最靓丽的一张,是对城市建设的最高褒奖,是对城市文明的集中展示,是对城市实力的权威解读,更是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促进“双招双引”的“金字招牌”。这一切,都和每个烟台市民息息相关,一起脉动。
全面参与“动起来”,要充分调动群众创城积极性。我市志愿服务的好经验、好传统,引导了更多市民参与到交通协管、社会治理、社区服务、文明宣传等志愿服务工作中;我市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形成了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与其说人民广泛参与是为决胜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而兢兢业业,不如说这是一场事关人人的“文明检阅”。只有每个人积极“动起来”,才能形成强大合力。
文明城市创建,需要全民参与。只要充分发挥社区网格化管理优势,把广大群众组织、发动起来开展自查自纠,就能及时发现和弥补城市建设管理漏洞,提升创城工作中群众的参与度,防止创城工作中出现上面热、下面冷,干部干、群众看的不正常状态。只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的工作导向,充分调动起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就能把党委政府要求群众做的事情变成群众自觉自愿做的事情,让市民成为创建主体。
全面参与“动起来”,要切实增强群众创城获得感。如今,“获得感”这个关键词,既体现着沉甸甸的民意分量,也喷薄着来自现实的热力。何谓群众“获得感”?其关乎文明和民生的各种细节,也包括百姓表达的各种诉求。烟台文明城市创建的“高级”之处,就在于要把群众的所需所盼作为创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城市荣誉与群众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围绕改善提升生产生活环境,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主动回应群众诉求,虚心接受群众监督,千方百计解决好影响城市形象和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同时,要不做表面文章、不搞政绩工程,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真正把创城工作打造成为惠民工程、民心工程。
大文明之下有大民生。譬如,要把创城工作与老旧小区改造结合起来,与棚户区改造结合起来,与改善和提升居民小区物业管理水平结合起来,从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入手,结合创城破解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办成一批惠民实事。
全面参与“动起来”,要着力提升群众创城满意度。今年,我市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城市运行机制更加顺畅,问题整改更加扎实,创城氛围更加浓厚,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这些工作,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拿下“六连冠”,更要为群众解难题,让老百姓得实惠、得满意,让城市有温度、有温情。
提升群众创城满意度,要在细节处下功夫。创建文明城市要把为民利民惠民要求贯穿全过程,坚持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两手抓,更加关注民生服务项目,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倾斜。按照这一理念,测评体系做了相应调整。我市将重点选取老旧小区、农贸市场、背街小巷等,引导各地在创建工作中突出问题导向,切实解决重面子、轻里子的问题,为广大市民打造和谐舒适的生活环境。为切实解决基层负担,实地考察中不再查阅基层社区的台账资料。同时,加大创建工作实效和群众满意度的权重分值,加强对城市公共服务便民设施建设、15分钟生活圈等方面的指标要求。入户调查也由以往的200户增加到300户,并增加了涉及民生的调查问卷内容。只有对照创城标准和群众诉求,不断查漏洞、补短板、强弱项,才能使创城更有成效、群众更加满意。
全面参与“动起来”,既是争优争先的一段历程,亦是自我审视文明的一把尺子。城市文明之芬芳,人人当珍视之,当呵护之,当“捍卫”之。如今,行走在烟台的大街小巷,看着宽敞整洁的道路、悠闲踱步的市民、良好有序的市容环境,幸福的感觉油然而生。一个动作,一句话语,一个微笑,正汇聚成一座城市的正能量。
荀子在《劝学》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敝灰娌斡搿岸鹄础?,从我做起,就可以汇聚成“文明大?!薄6崛∪拿鞒鞘小傲凇?,既涵盖着市委、市政府的庄严承诺,也寄托着700多万烟台人民的热切期盼。只要全面参与“动起来”,让文明细节和精神呈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就能让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在烟台永远散发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