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福
两会以后,全国多地放宽对“地摊经济”的限制,甚至因势利导,促其发展,释放“地摊经济”的活力,广开平民就业门路,为民造福,广受称赞。
在“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杨金玲建议,在进一步加强规范城市管理的同时,因地制宜地搞好“地摊经济”,充分发挥其创业门槛低、投资压力小、风险低、无需高学历和高技能要求的“三低特质”,为平民就业提供方便,切实可行。
在5月28日的两会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力挺流动商贩,倡导把地摊经济、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等作为落实“六保”“六稳”的有效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要求各级领导“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归根结底,当务之急如何应时而举,迅速摆脱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困境,在?;杏禄?、于变局中开新局。因地因时制宜发展经济,是落实人民至上方针的实际行动和重要举措。
当然,放开地摊经济,并不是一放了之,而是要在放开限制的同时,因势利导,科学有序地加强管理,力避过去曾出现过的那种“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局面。
问题的关键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管、如何管?近日,为了有利于保障地摊经济发展,中央文明办表示,在今年的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占道经营不列入考核”,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在恢复经济社会秩序、满足群众生活需要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作用。因此笔者认为,管理要学大禹治水,重“疏”不重“堵”。一言以蔽之,要以为民服务、为民造福为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