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一早,新浪微博热搜第六位就是“郑州地铁标语火了”。不少媒体都在转发这组郑州地铁标语。标语的内容主要是以网络化、接地气的语言,倡议大家多读书。如:读书是高段位的化妆术,读诗三百首,不做单身狗。读书就像买包包,把书架塞满才安心。读书有三好,有品,经撩,笑点高。(7月10日 《重庆晨报》)
这些花言巧语的地铁标语,瞬间让我想到那个“地铁丢书”的活动,形式很新颖,出发点也很好,可地铁看书的人没有增加多少。强蹭关注度可以,大家哈哈一乐,又是该看手机的看手机,听音乐的听音乐,似乎地铁里有个捧书读的乘客,人们都要把他当作另类了。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在的人们做到了一半,行万里路,然后就是各种自拍。读万卷书恐怕是做不到了,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人们渐渐抛弃了书本?!吧钫饷蠢?,谁还捧本书遭罪?”这个看似合理的理由,却完完全全是个借口。书籍不贵平民价,一顿早餐钱就能买本书,可为啥成了奢侈品,我们应该反思。
浮躁,是现在很多人的常态,坐不住屁股,三五分钟就要拿起手机刷朋友圈,没了手机就跟丢了魂似的。能让一些人坐下来不想手机的,大概只有《王者荣耀》这样的网游了??缮妒焙?,书能够像网游这样有吸引力,让那些手机控也能够忘掉手机呢?恐怕,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
据调查,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比2015年略有提高,但据其他地区仍有较大差距。培养一种读书氛围,显得尤为必要,地铁其实就是一块很好的试验田。年轻上班族居多、空间较公交安静等是搭建读书园地的优势条件。读书不必正襟危坐、拿出整天时间潜心阅读,完全可以利用闲杂时间见缝插针,如此坚持下去,必然也会收获累累。
读书,应该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种,哪怕不能像吃饭睡觉那样重要,也应像看电影、听音乐那样成为生活调剂?;八祷乩?,吃饭把饭菜转换成能量促进身体健康,而读书能够消化知识充盈大脑,拓展有限生命的广度与深度,感受到更多的美好。特别对于年轻人来说,读书应该养成习惯,人生会更加充实。
把丢掉的读书习惯重新捡拾起来,不能只靠这一次次的讨巧作秀,但地铁丢书或者读书标语的火爆,至少证明了人们对阅读还是充满了渴望??碛幸?,那就不妨抓紧点滴时间,在奔波上班的路上,捧一本书静静地读。浮躁的内心总会得到些许安静,免去路途上的无聊与难捱,还能读有所得,何乐而不为呢?(毛旭松)
文明网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关注文明网官方微博
扫描二维码关注